• 欢迎访问宇阳资讯

法院判了: 男友冒充警察称能“办工作”,当事人花钱后察觉被骗,将对方扭送派出所

生活 宇阳咨询 来源:一点资讯 1年前 (2024-04-10) 50236次浏览

来自  一点资讯

近年来,我国社会上频繁出现一种令人深恶痛绝的现象,那就是一些不法

分子利用虚构的爱情关系或者打着各类幌子,实施针对他人的财产诈骗行

为。这些案件手段多样、情节恶劣,严重损害了受害者的财产权益,同时

也对社会诚信体系构成了极大挑战。

谭某,此前已有犯罪前科,曾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和抢劫罪被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因此被判处在监狱服刑。然而,刑满释放后的谭某并未选择改过自新,重新回归正常生活,反而变本加厉,动起了诈骗他人财物的邪念。

2023 年 9 月,谭某与侯某经人介绍结识。期间,谭某将自己包装成特警身份,虚构在公安局、税务局都曾担任过重要职务。一来二去两人感情逐渐升温确定为男女朋友关系。在侯某眼中的谭某是一个能力非凡、混得不错的人,将他介绍给表弟许某认识。这个看似信任的关系背后,隐藏着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因谭某手头上正缺钱,产生了诈骗许某的想法。谭某谎称自己有关系,能够将许某挂职到某交警队当辅警,并承诺给许某高额工资让其与自己一起倒卖扣押的电动车。期间,为了让骗局更加逼真,谭某还邀约朋友罗某一起唱歌吃饭,并向许某谎称罗某是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以此获取许某的信任。9 月至 10 月期间,谭某以帮许某入职办理辅警证、打点关系、请客吃饭等为名多次向许某骗取财物共计 2.6 万余元。

近日,针对谭某的上述犯罪行为,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检察院依据严谨的侦查结果和充分的证据链,决定以诈骗罪的罪名对谭某依法提起公诉。此举体现了我国司法机关对于此类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的态度,也旨在警示全社会提高警惕,防范类似的诈骗案件发生,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当前社会环境下,各类诈骗手法不断翻新,防不胜防,无论是利用虚拟恋情进行的情感诈骗,还是打着合作、投资等旗号的资金欺诈,其核心目的均指向受害者的钱财或色相。

此案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化背景下,诈骗犯罪的新特点与严峻性,无疑是对公众的一个重要提醒。在此,检察官特别强调,无论是在面对亲朋好友推荐的生意合作,还是在考虑投资理财项目时,每一个人都应当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清醒的判断力,务必理性分析、审慎决策,切勿因为一时的信任或贪婪,轻易将自身财产置于风险之中。

我们需牢记,任何涉及到金钱交易的行为,都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和法律保障,不可轻信口头承诺或是表面的花言巧语。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防止自己成为诈骗犯罪的目标,切实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这也敦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法治教育,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共同构建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


宇阳资讯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法院判了: 男友冒充警察称能“办工作”,当事人花钱后察觉被骗,将对方扭送派出所
喜欢 (1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