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进店顾客对置换补贴信息较为关注,认为现金直接优惠力度较大。

界面新闻记者 |
随着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汽车等消费品更新换代的政策体系正持续完善。
日前上海市商务委制定新一轮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本次政策延续了 2023 年的标准。年内个人用户购买国六 b 排放标准的燃油小客车新车,注册使用性质为非营运且在规定期限内,报废或转让符合相关标准燃油小客车,可获得一次性 2800 元购车补贴。
新能源汽车方面,今年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者转让(不含变更登记)本人名下在上海注册登记的非营业性小客车,并且在符合标准的销售机构购买纯电动小客车新车,可申请 1 万元购车补贴。
界面新闻实地走访多家上海汽车销售门店发现,目前比亚迪、欧拉、丰田和问界等品牌的部分新能源车型提供几千至一万元不等的置换补贴。有销售人员表示,部分进店顾客对置换补贴信息较为关注,认为现金直接优惠力度较大。
除上海外,苏州、重庆、宁夏等地也已经于近期陆续推出汽车以旧换新及购车补贴政策。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不久前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我国是机器设备、耐用消费品保有的大国。据有关机构测算,汽车的保有量超过 3 亿辆,我国每年汽车、家电换代需求在万亿元以上级别。
赵辰昕进一步指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这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切实增强经济活力,又能增加先进产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实现高质量发展。
瑞银分析显示,今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仍将增长 4%,增量主要来自于报废车型的替换。以 15 年为一轮报废周期衡量,2008 至 2010 年处于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阶段,乘用车年销量猛增至 1200 万辆。根据测算,这一批旧车报废和替换带来的市场需求将达到 820 万辆。
一位来自四川的汽车经销商告诉界面新闻,在国内新能源优胜劣汰的进程中,以往普通家庭在置换成本上往往有所顾虑,各地细则的加速出台鼓励和引导了消费者自主决策。
商务部等 14 部门近期印发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力争到 2025 年,实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加快淘汰,报废汽车回收量较去年增长 50%,到 2027 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去年增加一倍,二手车交易量增长 45%。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当前政策方向清晰,抓住了市场变化的报废新趋势,推动二手车的便利化运行,汽车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除汽车以旧换新外,国务院印发方案还针对报废汽车的循环利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优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布局,推广上门取车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