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9 日,宁波灵均私募公司分别在 9:30:00 至 9:31:00 卖出沪市股票 11.95 亿元、在 9:30:00 至 9:30:42 卖出深市股票合计 13.72 亿元,影响了正常交易秩序。深交所决定,从 2 月 20 日起至 2 月 22 日止对宁波灵均名下相关证券账户采取限制交易措施,并启动公开谴责程序。上交所决定,从 2 月 20 日起至 2 月 22 日止对宁波灵均管理的相关产品实施暂停交易措施。
2 月 20 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了《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平稳落地》公告,其中指出量化交易的专门报告制度和相应监管安排已经平稳落地,未来持续加强对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的监测分析,动态评估完善报告制度。
幻方量化、九坤投资、明汯投资和灵均投资是 2023 年的量化私募“四大天王”,按照管理规模排序,这四家大厂的资管规模都超过 600 亿元。
2 月 20 日收盘后,灵均被沪深两大交易所限制交易三天并启动公开谴责程序的消息迅速传遍市场。交易所处罚的原因是因为异常交易,这家量化公司在 22 日开盘的一分钟内卖出了 25.67 亿股票,直接把指数砸了近 1%。根据深交所的公告,今年以来灵均已经多次被深交所监察到交易异常,依然置若罔闻。
灵均在春节前的投资策略中更是直接写道:“盘中根据国家队资金走势情况,进行调整,能有效提供策略。”

2 月 21 日凌晨,灵均投资表示,对于沪深交易所的相关决定公司坚决服从。2024 年 2 月 19 日公司旗下管理产品全天整体净买入 1.87 亿元,但是当日开盘一分钟内买卖交易量较大,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公司诚恳致歉!

2 月 20 日市场有不少关于私募量化的传闻,其中包括“多家头部量化私募大几千亿产品清盘、自营盘巨亏 15 亿、DMA 欠款 60 亿、公司破产”等。对此,明汯投资表示,“明汯破产清算”等相关传闻均系谣言。幻方量化相关人士表示,旗下没有产品清盘,公司从未做过任何 DMA 杠杆交易。
另外,九坤投资近日发布产品运作说明称,量化产品短期业绩受到较大的冲击,主要受极端风格和成本端影响。由于九坤投资持仓高度分散,遇到涨幅非常集中的极端历史行情时,公司能参与到的大涨股票占比不高,多头策略受此影响发生较大的超额回撤。成本方面,基差快速收敛导致多空配置、中性策略的空头头寸在基差收敛的情况下也产生亏损。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技术指标变化等,力争及时、适当地应对新的情况,并及时与投资人做好沟通。

去年 8 月 28 日,A 股沪指在下调印花税的重大利好之下高开近 5%,不曾想到的是,收盘仅上涨了 1.13%,面对突如其来的“高开低走”大阴线,不少投资者把“砸盘元凶”对准了量化基金。
但是 2023 年 8 月 28 日晚间,九坤投资创始合伙人、CEO 王琛通过社交平台转发相关文章并称,“中国量化已经承受了太多莫须有的恶意,说量化砸盘纯属无知”,“永远满仓的中国量化基金,才是大 A 的脊梁”。无独有偶,在王琛发布动态后不久,灵均投资董事长蔡枚杰也转发了上述文章,且附文与王琛一致。此外,聚宽投资、思勰投资等多家量化私募巨头也纷纷站队,声明并非是量化基金导致了市场的冲高回落。

现在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国内的量化公司上,其实北上资金中也有量化基金,昨天沪深交易所表示,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已平稳落地。未来将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安排,加强对量化私募等机构的交易监管,并将北向投资者量化交易纳入报告范围。
近年来,随着新型信息技术广泛运用,量化交易已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量化交易有助于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但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相对中小投资者存在明显的技术、信息和速度优势,一些时点也存在策略趋同、交易共振等问题,加大市场波动。量化策略的交易规范边界、公平性、以及如何和普通投资者共荣共生,是监管和业界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从国际经验看,境外市场普遍对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以防范对市场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那么,最近量化基金的动向如何呢?
小编获悉,今天下午灵均私募解散了和券商合作渠道的微信群,一个平安证券灵均交流群被解散了,解散之前什么话都没说。
从群聊记录可以看到,自从 2 月份灵均私募被处罚后,一直保持安抚券商合作机构,直到 3 月 25 日还在正常更新投资周报。
但从 3 月 25 日之后就没有信息了,直到今天 4 月 17 日毫无解释地解散了群聊,不知道灵均接下来有什么动向,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