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联社 史正丞
①对于顶级科技巨头来说,千亿美元的算力投资已经成为行业新标杆; ②在过去的一整个财年里,英伟达的单季度数据中心营收从 40 亿美元暴涨至 180 亿美元,这还是受到产能严重不足拖累后的数据。
财联社 4 月 16 日讯(编辑 史正丞)随着全球顶级科技巨头纷纷敞开钱包投资人工智能(AI),一场有关算力的军备竞赛正在跑步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最新的信号来自于谷歌 AI 业务负责人、DeepMind 首席执行官德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他在本周一出席 TED 温哥华大会时,就被公开问到有关微软“星际之门”超级计算机的事情。
千亿美元?谷歌也出得起
有关微软的超算计划,财联社之前也报道过。简单来说,3 月底时有媒体爆出了微软与 OpenAI 的数据中心投资计划,整个项目分成 5 个阶段,目前已经进入第 3 阶段,预估总投入金额将达到 1150 亿美元。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接下来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都会有新的超算投入使用,预估的上线时间点分别为 2026 年和 2028 年。而第五阶段的超算也是微软在 2030 年前规划建设的最大超算,代号叫做“星际之门”(Stargate)。
作为直面微软的竞争对手,谷歌 AI 业务掌门在周一被直接问到“如何看待微软和 OpenAI 的算力投资计划”。
对此,哈萨比斯颇为自信地表示:“我们不会谈论具体的数字,但我认为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投资金额会超过那个数字(1000 亿美元)。”
更为关键的是,哈萨比斯特别强调,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强大的算力,这里的对手自然也包括微软。他进一步表示,这也是 DeepMind 在 2014 年与谷歌合作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知道为了实现通用人工智能,肯定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
哈萨比斯总结称:“这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谷歌曾经拥有、且仍然拥有最多的计算机”。
AI 巨头的困扰
坐拥全球顶级算力的同时,谷歌也是 AI 巨头中麻烦最多的一家。
与微软与 OpenAI“一个出钱、一个出力”不同,现在谷歌的 AI 事业部是在 1 年前刚刚重组的。
去年 4 月 20 日,谷歌和 Alphabet CEO 桑达尔·皮查伊宣布将公司旗下谷歌大脑与 DeepMind 合并,统一为谷歌 DeepMind。不过双方此前在内部扯皮、抢算力资源结下的梁子,并没有因此消弭,组织内部的冲突持续不断。
甚至也有媒体报道称,哈萨比斯本人也对“无意义的组织沟通”和人才流失感到头痛。所以近来他也重整旗鼓,进行了一些组织变革,让更多负责不同领域 AI 研究的高管直接向他汇报工作。同时在哈萨比斯的要求下,Alphabet 也同意改善 AI 研究人员的薪酬待遇。
巨头相争 英伟达吃饱
虽然各大科技巨头对于自己手头有多少算力一直讳莫如深,但科技巨头“一年百亿美元”的算力支出显然是正常范围,这一点从英伟达的财报中不难看出。
作为 AI 加速器的全球龙头老大,过去一年里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季度营收从 40 亿美元蹿升至 180 亿美元。公司明确表示,现在的“需求远远超出供应能力”。
(来源:英伟达财报)
公司此前预期,2025 财年 Q1(截至今年四月底)的营收预计能达到 240 亿美元,这也意味着将维持 200%以上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