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21 世纪经济报道 雷晨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北京报道
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自媒体行业蓬勃发展,MCN 机构作为连接内容创作者与平台的桥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一些 MCN 机构过于追求流量和关注度,忽视了内容质量和创作者的道德底线,导致劣迹网红频现,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近期,知名博主“猫一杯”因编造“秦朗巴黎丢作业本”虚假内容吸引流量,被平台及公众揭露,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涉事 MCN 机构因管理不善被质疑,最终博主被平台封号处理,涉事 MCN 机构或面临清退。
多位受访者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MCN 机构应当深刻反思,告别唯流量论,回归内容创作的本质。针对自媒体内容乱象,各类平台和机构应加强内容审核和监管。
造谣骗流量 MCN 负主责
回顾近年来的劣迹网红事迹,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为吸引眼球、获取流量,不惜违背道德底线,甚至触犯法律法规。
这些网红通过夸大事实、制造谣言、恶意炒作等手段,博取关注和点击量,却忽视了内容的质量和真实性。他们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也破坏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些劣迹网红的出现,与一些 MCN 机构的错误导向密不可分。
日前,克劳锐发布《2024 克劳锐中国内容机构(MCN)行业发展研究白皮书》报告。报告显示,2023 年中国 MCN 机构的注册公司数量超 2.54 万家,增量主要来源于达人新工作室、原有机构拆分业务线、大型集团拆分新媒体业务成立子公司等。
根据上述报告,2015 年至 2023 年,中国 MCN 机构的注册公司分别达到 160 家、420 家、1700 家、5000 家、20000 家、21000 家、22000 家、24000 家、25400 家。
MCN 机构的注册数量在 2019 年激增,此后便一直保持平稳增长。
行业规模扩大的同时,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个别机构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往往将流量和关注度作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对创作者的道德底线和创作质量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约束。
在业内看来,这种唯流量论的做法,不仅助长了劣迹网红的滋生,也拉低了整个行业内容的品质。
基于如此背景,多位受访者认为,MCN 机构是事件的发起者,主动策划者,最大获益者,应该在内容创作者管理上负主要责任。MCN 机构应该建立合法合规,务实求真,边界清晰的内容审核机制。
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猫一杯”事件是当下众多 MCN 机构为了赚取流量不惜造假制假、胡乱编造、制造噱头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当下政府等各个利益关系主体要对这种网络毒瘤出拳整治的一个开始。
“‘猫一杯’事件绝对不是 MCN 机构在内容审核上不足导致,而是 MCN 机构为了流量指标不择手段的故意之举。”曹辙表示。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詹军豪亦表示,“猫一杯”事件揭示了 MCN 机构在内容管理和审核方面的不足。它提醒我们,MCN 机构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内容质量和合规性。
詹军豪告诉记者,对于涉事 MCN 机构,平台应该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如封禁账号、限制发布内容等,以警示其他机构。同时,平台也应该加强对 MCN 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他们遵守平台规定和行业规范。
曹辙也建议,对于涉事 MCN 机构平台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惩罚或警示措施,比如约谈相关负责人,对相关 MCN 机构相关账号实行阶段性限流,禁止发布作品,或者对机构实施阶段性停止合作,甚至永久解除合作的不同程度惩罚。
需反思 严把质量关
与此同时,“猫一杯”事件凸显了自媒体时代内容创作与监管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平台和机构在维护内容生态健康方面所承担的重要责任,给整个平台制度带来了深刻反思。
在曹辙看来,“猫一杯”事件的产生除了 MCN 机构不作为之外,也与各大平台对这些内容创作者和 MCN 机构审核不严有关。
据统计,在“猫一杯”被封号前,她在全平台粉丝超 3700 万。
各大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海量的内容,如何确保这些内容的质量、真实性和合规性,是平台们要面对的挑战。
然而,在此次事件中,平台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虚假内容的传播,导致事件持续发酵,给公众带来了误导和不良影响。
在追求用户黏性和活跃度的同时,平台是否过于依赖算法推荐,而忽略了对于内容真实性和质量的把关?这也是平台需要深入反思的问题。
“平台在内容管理方面应该平衡自由创作和合规要求,既要鼓励创作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要确保内容符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平台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标准,对内容进行审核和监管,同时也要尊重创作者的创作自由。”资深产业观察家梁振鹏认为。
针对自媒体内容乱象,他表示,平台应该加强内容审核和监管,建立更加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提高违规内容的发现率和处理速度。同时,平台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内容的识别和过滤,减少不良内容的传播。
除此之外,受访者认为,平台与 MCN 机构双方也应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内容质量和合规性。一方面,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和管理,确保 MCN 机构遵守平台规定和道德标准。同时,MCN 机构也应该积极配合平台的监管,共同维护内容质量和合规性。此外,有专家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平台的监管,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
就二者协作方式而言,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告诉记者,平台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和沟通渠道,与 MCN 机构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作。同时,平台可以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 MCN 机构和创作者的需求和建议,不断完善平台管理制度和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加强合作与监管,平台可以提高内容质量和合规性,吸引更多优质创作者加入,形成良性循环。
“猫一杯”事件给行业敲响了警钟,未来 MCN 机构管理和平台管理制度有望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