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宇阳资讯

广州人口重回正增长:常住人口突破1882万,郊区增量显著

全部 宇阳咨询 来源:界面新闻 1年前 (2024-04-03) 78087次浏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张熹珑

2023 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 1882.7 万人,城镇化率为 86.76%;户籍人口 1056.61 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 81.86%。其中,自然增长人口 3.89 万人、机械增长人口 17.77 万人。

4 月 1 日,“广州统计”公众号发布上述信息。2023 年,广州常住人口按年增加 9.3 万人,扭转了 2022 年的负增长态势。

目前,一线城市中只有深圳尚未发布 2023 年常住人口数据。而另外两个一线城市也实现了人口正增长:北京年末常住人口 2185.8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5 万人;上海为 2487.45 万人,增加 11.56 万人。

2022 年,四座一线城市均出现常住人口下滑,上海下滑量最大,减少了 13.54 万人;其次是广州,减少 7.65 万人;北京减少 4.3 万人,深圳减少 1.98 万人。

随着疫情后复工复市,企业用工需求大增,以及城市对人才伸出了橄榄枝,“逃离北上广深”成了一个伪命题。

人口重回正增长

2023 年是跨地区流动恢复正常化的第一年,外来人口返流,带动一线城市人口重回正增长。

广州各区常住人口数量由高至低分别为:白云区(366.68 万)、番禺区(282.29 万)、天河区(223.80 万)、海珠区(176.83 万)、花都区(172.87 万)、增城区(158.67 万)、黄埔区(122.21 万)、荔湾区(113.30 万)、南沙区(96.79 万)、越秀区(96 万)、从化区(73.26 万)。

2022 年,广州常住人口减少 7.65 万人。彼时广州市统计局表示,2022 年末,在全国人口负增长 85 万人的背景下,广州遭受抗疫以来最严峻的疫情,叠加春节因素的影响,大量市外务工人员选择离穗观望,提前返乡。外来人口在短时间内的部分回流,造成全市常住人口规模出现阶段性收缩。

而根据运营商通信数据,截至 2023 年 2 月底,2022 年 12 月广州市流出的人口基本已经返穗,回流率达 94.32%。2023 年,广州地铁全年日均客运量达 857.2 万人次,较 2022 年提升了 33%。

来自武汉的陈铭(化名)是前往广州寻找机会的一员,在 2023 年春节过后来穗。陈铭告诉界面新闻,以前从事土建工程,干了 11 年,主要负责乡村别墅的设计和建筑,但是公司没熬过疫情,“现在找了网约车的生计过渡。虽然疫情过去了,但是地产行业也没这么快恢复,只能先干着。”

猎聘大数据显示,2023 年新春开工一周新发职位城市中,广州位居全国第五,占比 5.36%

相较北京、上海,广州更快恢复至疫情前人口水平,或许跟其生活成本优势相关。根据美世(Merce)发布的《2022 年全球生活成本调研报告》,在全球 133 个城市样本中,北京、上海、深圳分别位列 10、12、13 位,而广州位居 18 位;2022 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 29.4、35.2、36.5、20.3,广州生活成本和房价在一线城市中最低。

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教授周平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一线城市人口正增长,应该是 2022 年负增长结果上的增长,不过流动人口的结构可能有所变化,“在正增长的来源中,农村劳动力数量的占比可能会下降,来自二三四线城市的非农劳动力的占比会增加,这可能与就业有关。一线城市就业机会相对多一些,容纳能力较强,有虹吸作用。”

“劳动力的转移,大趋势不会变,即西部向东部、内陆向沿海,但数量增幅会变小,强度会有所减弱,”周平指出,同时会有几个新的变化,包括人口流动方向会有一定变化,即由原来的显著单方向,逐渐向双向转变,逆向流动会有所增加;此外,省际流动数量减少,省内流动人口数量增加,以及大区域内循环的流动人口数量会增加。

人口增量来自郊区

目前,广州已有四区实现 100%的城镇化率,包括“老三区”越秀区、荔湾区和海珠区,以及天河区。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对比 2021 年,2023 年广州有四个区出现常住人口负增长,包括越秀区(减少 8.9 万人)、海珠区(减少 5.35 万人)、天河区(减少 0.06 万人)、白云区(减少 2.23 万人)。

增量最大的是南沙区,两年内增加了 6.75 万人,达 96.79 万人;其次是增城区,增长 5.75 万人,达 158.67 万人;第三是黄埔区,增长 2.42 万人,达 122.21 万人。

周平向界面新闻分析指,这反映了人口红利向外围扩散,符合城市发展规律。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中心城区逐渐饱和,其功能向外围郊区转移。加上政策扶持等原因,外围郊区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可以承载更多的城市功能。

“可以说这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阶段的标志,如果这种现象是持续性的,恰恰说明城市发展开始正式进入了一个较高层次的新阶段。”周平说。

相较中心区,南沙、黄埔具备土地空间多、增量市场大的后发优势,从而承担起发展新兴行业和升级产业结构的任务。2023 年第九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南沙区签约总投资额和项目数量居于全市前列,涵盖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行业。

广州也有意通过调整落户政策疏散中心城区人口。2023 年 7 月,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广州市差别化入户市外迁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拟在七个区实施差别化入户政策,分别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正式实施后,年轻人在上述七个区内落户几乎不再面临学历门槛。

近几年来,广州不断降低落户门槛。2019 年 4 月,广州放宽对全日制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人才以及专业技术资格人才入户的年龄限制,同时取消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人员以及择业期内的留学人员入户的社保参保年限限制。2022 年 7 月,取消了全日制本科生、中级职称人员等入户的社保参保年限限制,在广州市有参保记录即可落户。


宇阳资讯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广州人口重回正增长:常住人口突破1882万,郊区增量显著
喜欢 (2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