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联社记者 张屹鹏
财联社 12 月 10 日讯(记者 张屹鹏)即将到来的 2025 年,将成为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 ICT 企业在汽车端布局的重要年份。
12 月 10 日,小米汽车旗下第二款车型——小米 YU7 出现在最新一批工信部新车申报目录中,新车采用纯电驱动,定位中大型 SUV,竞争对手直指特斯拉 Model Y。“今天,工信部官网公示了小米汽车全新 SUV 车型 小米 YU7,预计明年六七月正式上市。”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给出了“提前半年公示”的原因,“我们希望 YU7 测试车可以尽早拆除重伪装,有助于做更全面、更细致的长时间大规模测试,来确保产品质量,做出更好的产品。”
同样出现在工信部目录中的还有不久前发布的尊界 S800。从目录信息中可以看出,尊界 S800 将提供增程、纯电两种动力版本,并且均提供双电机与三电机车型。
不久前的 11 月 30 日,广州集团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广汽集团将在传祺、埃安和昊铂之外,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随后有市场消息传出,上汽集团正与华为进行合作接触。
接踵而至的消息,引发了很多关于鸿蒙智行“第五界”的猜测。“明年确实还有很多热门车型,但依旧只有问界、智界、享界、尊界这‘四界’。”有接近华为的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
随着汽车业务端的热销产品越来越多,“产能”成为摆在小米、华为面前必须攻克的难关。
今年上半年,小米 SU7 开启交付后不久便遭遇到“交车难”问题,很多准车主的预计交付周期已排至 2025 年。随后小米汽车北京工厂于 6 月开启“双班模式”,日生产时间从 8 小时增至 16 小时。日前针对全年 13 万辆的最新交付目标,小米汽车方面表示,这已不是第一次上调生产交付目标。“接下来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完成 3 万辆的交付,是一个挑战,但基于工厂产线能力和全国销交服体系能力的不断提升,我们有信心能做到。”
相较而言,鸿蒙智行曾遇到的产能问题要更为严峻,以致于智界 S7 在一年内完成“三次上市”。对于当下生产、交付的工作推进,无论是智界还是最新发布的尊界,华为的合作方高层均不止一次表达出了孤注一掷的态度,“保交付”已成为头等大事。
“小米汽车的产品阵容将扩充至两款,而鸿蒙智行也将在明年迎来尊界 S800、享界 S9 增程版、问界 M8 等重量级车型的上市,2025 年将成为小米、华为两大跨界企业的汽车产品大年。”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产品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产能、交付将成为决定小米汽车、鸿蒙智行在市场终端表现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