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联社 杨斌
财联社 10 月 8 日讯(编辑 杨斌)经过 8 月、9 月的集中发行,今年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已超过九成。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今天上午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督促有关地方到 10 月底,完成今年剩余的大概 2900 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发行工作。同时,尽快出台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的具体改革举措。
财联社据企业预警通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发行新增专项债 36069.25 亿元,全年发行进度已达 92.49%。在 8 月加速后,9 月专项债发行规模再创年内新高。9 月 ,各地共发行专项债 11169.03 亿元,其中 10279.17 亿元为新增专项债。
图:今年月度地方专项债发行情况
(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财联社整理)
从地区分布看,广东省(不含深圳)以 3934 亿元位居今年专项债发行规模之首,紧随其后的是山东省和江苏省,分别为 2794.14 亿元和 2365.00 亿元。包括广东、江苏多地在内的 14 个省市已用完全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新疆、青岛、北京、山东、海南今等年已发行的专项债占新增额度也都超过九成。
今天上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苏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督促有关地方到 10 月底,完成今年剩余的大概 2900 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发行工作,同时加快已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实施和资金使用的进度,推动了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财联社此前报道过,受专项债发行滞后的影响,今年地方债发行节奏一直偏慢。在已发行的 3.6 万多亿元新增专项债中,大约一半都是在 8、9 月集中发行。
对于今年地方专项债发行起初滞后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是由于去年增发万亿国债、今年再发万亿特别国债,已承接较多建设项目,发行地方专项债的迫切性降低;另一方面,专项债项目储备不足、审核趋严,特别是未披露“一案两书”的“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增多(此类新增专项债没有明确募投项目,被市场认为用于地方化债),合规与收益要求需重新审视。
根据中泰证券固收首席肖雨的统计,截至 2024 年 9 月底,特殊新增专项债已披露发行 9233.10 亿,其中江苏、湖北、新疆三省市披露发行规模位居前三位,累计披露规模分别为 1151.35 亿元、918.56 亿元和 910.2 亿元。9 月特殊新增专项债合计发行 2564 亿,其中湖北、四川、江西、贵州发行规模较大。
从专项债资金的其他主要用途看,根据企业预警通的统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今年获得专项债资金规模 9014.35 亿元,其次为棚户区改造项目 2402.78 亿元、铁路项目 2114.52 亿元,医疗卫生、农林水利、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也获得较多专项债资金支持。
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抓紧研究适当扩大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尽快出台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的具体改革举措,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此外,要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加快支出进度,加大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加力支持地方开展债务置换化解债务风险。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加快专项债发行进度,一方面放宽专项债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考虑将部分专项债额度调整为一般债。2025 年要压降地方专项债额度,提高一般债额度,实施以“项目储备决定专项债额度”的机制,避免再现“有收益的项目不够,导致专项债发行和使用进度偏慢”的现象。